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朱村街朱村大道西228.935亩地块
占地面积:152623.33m2
地理位置:广州市增城区广汕公路北侧、科慧花园东侧、江山时代花园西侧
土地使用权人:广州市增城区土地开发储备中心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未来规划:R2二类居住用地和S1城市道路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广东环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调查缘由: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根据调查情况,2012年以前,目标地块西侧为凤岭村,东侧为林地,北侧和南侧各有1个水塘。2013-2014年,凤岭村拆除,南侧水塘由地块内土壤回填。地块内为空地、林地和水塘。2015-2017年,北侧水塘由地块内土壤回填,地块西侧为21号线工程指挥部,东南侧为江山时代花园施工营地,东北侧为林地。21号线工程指挥部内包括施工生产区和施工生活区。江山时代花园施工营地为施工生活区。2018年,地块西侧为21号线工程指挥部,东南侧为江山时代花园施工营地,东北侧为林地。21号线工程指挥部内包括砂石堆场和施工生活区。江山时代花园施工营地为施工生活区。2019年,目标地块清场,东南角建设一个生活污水泵站。2020年至今,目标地块平场,东南角生活污水泵站已运行,四周道路施工建设中。21号线工程指挥部施工生产区使用用途包括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砂石)暂存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加工。
混凝土预制构件加工工艺为钢筋绑扎→支膜→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根据相邻地块土地利用历史沿革,目标地块四至情况如下:北侧2015年以前为水塘;2016年至今为空地和水塘,空地由本项目地块内取土回填。西侧2012年以前一直为林地、农田、水塘和凤岭村;2013年至2017年为空地和水塘;2018年建有科慧花园和富士康科技小镇;2020年至今正在进行朱村街博约路(南段)道路施工。南侧2012年以前为凤岭村;2013年至2020年为空地;2020年至今正在进行朱村街博约路(南段)道路施工。东侧2012年以前为增城农场,增城农场内为增城农业科学研究所及实验田;2013年,增城农场拆除;2014年至今陆续建成江山时代花园和赛宝花园;2020年至今正在进行道路施工。目标地块相邻地块不涉及工业生产及加工制造,造成土壤污染情况可能性小。
本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历史上存在的工业企业均位于本地块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且本地块整体地势高于周边区域,上述企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气经自然沉降后,对本地块影响较小。2020年以前,周边工业企业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广汕公路市政管网,进入西福河;2020年以后,周边企业为工业和信息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实验室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广汕公路市政管网,进入中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上述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管网均不经过本项目地块。广汕公路排水管网与本项目距离约50m,发生泄露污染本项目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周边工业企业其产生的固废和危废均有相应处置单位,未倾倒或堆放在本地块内及周围。工业企业原辅材料及产品通过广汕公路进行输送,不会经过本地块。因此,本项目周边工业企业历史生产经营活动对本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根据污染识别结果,调查地块原水塘、21号线指挥部、江山时代施工营地和泵站区域关注特征因子为石油烃(C10-C40)。
三、初步采样调查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公告2017年第72号)、《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试行)》(粤环办〔2020〕67号)、《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B4401T 102.1-2020)等技术导则和规范的要求,结合目标地块现场现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目标地块初步采样监测方案。
目标地块布置土壤采样点20个、地下水采样点4个,共计24个监测点,其中目标地块红线内布设22个采样点(18个土壤采样点,4个地下水采样点),目标地块红线外布设2个对照采样点,按照不同分层采集土壤样品73个(包括5个平行样)、5个地下水样品(包括1个平行样),通过对检测结果与评价标准限值对标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和地下水的所有监测指标均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
四、初步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目标地块的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满足居住用地质量标准要求,适合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用途开发使用,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五、建议
在后续地块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生产建设,如在施工时发现有疑似土壤污染的情况,应及时停工,进行进一步调查评估工作。